服务
热线
www.mayisheng.com.cn
您的位置:
> 文章详情页

预防登革热

发布日期:2024-09-25 11:39:21   浏览量 :90
发布日期:2024-09-25 11:39:21  
90
目前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,已有多地提醒市民预防登革热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登革热(dengue fever,DF)是由登革病毒引起,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。夏秋季高发,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,8-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,全人群普遍易感。典型症状是发热、皮疹、“三红”(面、颈、胸部潮红)和“三痛”(头痛、眼眶痛、肌肉骨骼关节痛)。可不见面就能传染,少数严重者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,导致出血、休克,甚至死亡。
还有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并不发病,但病毒在人的血液中存在,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。除了登革热,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还有乙脑、疟疾、黄热病、丝虫病、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热等。

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,尤其是在东南亚、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,多分布在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、海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。

登革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,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,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雌蚊(主要是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)叮咬传播给人类。潜伏期1~14 天,一般5~9天。

1.突发高热:发病突然,有畏寒、发热、伴疲乏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℃~40℃,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。
2.皮疹:于病程第3—6天出现,主要为充血性皮疹和出血性皮疹。
3.体痛:典型症状有严重头疼、背痛、眼球后痛及骨、肌肉和关节痛,极度乏力。
4.“发红”:脸部、颈部、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,貌似“酒醉状”,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、浅表淋巴结肿大、牙龈等无端出血。
5.其他系统表现:可有食欲缺乏、恶心、呕吐、味觉异常、腹痛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,还有咽痛、咳嗽等呼吸系统表现以及肝脏损害等表现。

登革热与流行性感冒的症状相似,都有发热、疲乏、疼痛表现,很容易混淆。但流感一般会在接触患者后发病,多发于冬、春季节,且多伴有咽痛、流涕、咳嗽、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。登革热患者,发病前有蚊子叮咬史,好发于天气炎热时,无呼吸道症状,且一半以上的人会出现皮疹,有时会出现皮肤发红、皮下出血点表现。

如何预防登革热?

1.提前做好准备。

如果您想前往缅甸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老挝、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南部、南美洲地区等热带、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游,请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;准备宽松、浅色的长袖衣裤;准备含避蚊胺、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。

2.做好防蚊措施,避免蚊虫叮咬。

(1)出门尽量穿着浅色的长袖长裤,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,并及时按说明补涂;
(2)避免在蚊子出没频繁时间段(上午8点至10点,下午4点至7点)在草丛、树荫下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;
(3)住处要选择有安装纱门、纱窗的地方,睡眠时使用蚊帐、蚊香;
(4)及时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,避免孳生蚊虫。

3.出现症状,及时就诊:如果在旅行期间出现可疑症状,需要及时就诊。

本文来源:城东卫生院公众号


© 2022 马医生健康咨询www.mayishe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
汕尾马医生 海丰马医生 海城镇马医生 儿科马医生
汕尾马铁山 海丰马铁山 海城马铁山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